close
這是一部小品的電影,因為小品,因為同時期大片太多,果然沒撐太久就下片了

照片來源:www.photowant.com
故事背景設在民國85年
一個外國神父來到偏遠山區,而在山中開雜貨站的阿免姨和郵差米多力,協助神父將荒廢的教堂整修並重新啟用(米多力就像《父後七日》中的阿義哥一樣,很搶眼)
阿免姨是個好心人,總在每學期初,送每位小朋友作業本和她親手削的鉛筆(她說親手削是心意),常免費請小朋友吃茶葉蛋或是讓客人賒帳,米多力常唸她何苦來哉,但還是一直幫助她
五歲小男孩YABI的爸爸因為意外死亡,媽媽在平地工作,他和種水果的阿公阿媽一起住,但其實阿免姨照顧他最多.
而阿免姨有個心願,就是要學英文,她拜託神父教她英文,於是50歲的阿免姨和5歲的YABI開始一起學英文,沒想到因而揪出當年撞死YABI爸爸的兇手(意外會在如此的片中舖陳這樣的小梗)
一日,阿免姨帶著她中英夾雜的信,來到上帝面前唸起她的告解文,原來她心中深埋著一個祕密,她對上帝說:我有罪。I HAVE SIN.
當年她回山上前未婚生了一女,但那時的社會單身未婚女性要扶養小孩不易(現在亦然更別說是當時),所以小孩進了育幼院後被美國人領養,她希望學了英文後可以聯絡上女兒,神父不小心聽見了她的秘密,而米多力則是偷看阿免姨的信(因為是英文他以為阿免姨寫情書給神父),發現她的秘密,他向神父告解,卻也才發現神父他不是真神父,不過是個躲到山上療情傷的傳教士(?),他只是沒澄清但並沒說過他是神父啊 XDDD
於是米多力要神父一定得幫阿免姨找到她的女兒,而其實神父也這麼做了,然後也找到了她女兒,女兒很高興自己的親生媽媽在找她,因為她即將結婚了,希望阿免姨能去美國參加她的婚禮
為了讓阿免姨圓夢,整個村落都動了起來,因為那時候要去美國還得提出財力證明,保證你不會留在當地非法打工,但阿免姨平時就沒在和大家計較什麼錢的,此時此刻她哪有辦法弄出什麼財力證明?
於是米多力身體力行拿出多年來的積蓄外,號召大家把錢先借給阿免姨,存進她的戶頭做好財力證明後再還給大家,有些可能手頭上較緊也撥出幾仟塊來,有的則是將存摺拿給米多力告訴他,裡頭有多少錢你都可以用
於是阿免姨在大家的幫助下,和神父一起去美國了......
END.
這真的就是一部小品,它讓你落淚的地方,在於導演想要說的情節裡。我看的這場是導演場,片後約十分鐘導演與編劇進來與現場觀眾對談,其實想問的問題其他觀眾已經問過,例如:阿免姨最後有沒有回來?(有的,雖沒拍出來但她是有回來的)
阿免姨如同台灣80年代媽媽們縮影,而當地村落則有如導演小時候生活環境的縮影,不管你說的是什麼語言或從哪裡來,在有困難時總會有人願意伸手相助
而美景則是大多取於宜蘭太平山和桃園復興鄉,片中的教堂是真正的古蹟,與教堂所屬的當地政府取得借拍協議,先將教堂佈置成廢墟後才開始拍片,包括教堂外那些雜草都是工作人員自己種的呢!
導演說外頭正在下雷陣雨(我們看片的同時),當雨下完山上就會出現如片中的雲海,於是我追加問了一個,片組就是等到這樣的氣候再拍出片中漂亮的雲海嗎?導演說因為他們的高度是在雲海之上,所以常常看得到(多好的福利是不?)那宜蘭太平山的雲海場景真的很美,美得讓你想一腳踏進去,即使明知道會跌落不知名深處,雲海就是有這樣的魔力
就在看完片、心中小小感動時,一個阿桑開口說的話卻是讓現場凍了起來、讓我忍不住翻白眼。因為她對編導口中提到台灣『省』這個字很不滿意,她第一次時就開口糾正台灣已經不是省了,而第二次則是對導演提到全『省』某超商可索取母親節活動的兌換電影票,其實也不過就是大家目前習慣性的用語罷了!還好導演的EQ回答還不錯,一切輕輕笑過帶過
但我聽了真的覺得阿桑妳有必要搞成這樣嗎?這不是重點這不是重點這不是重點啊!出了廳找到緊接同一包廂要看《美國派》的冒險女王,我一定要立馬抱怨一下這來亂的阿桑啊啊啊啊啊啊!
話說看片時坐我左手邊的小女孩問她媽媽:為什麼放電影前都要播廣告?她討厭廣告(顯然她平時就有機會看電影的)這是蠢問題,但她媽媽並沒有回答這個蠢問題。而在看片過程中小孩總愛提問的,她問媽媽的聲音有點大,算她好運在我開口要她小聲點之前,就沒再提問了......

照片來源:www.photowant.com
故事背景設在民國85年
一個外國神父來到偏遠山區,而在山中開雜貨站的阿免姨和郵差米多力,協助神父將荒廢的教堂整修並重新啟用(米多力就像《父後七日》中的阿義哥一樣,很搶眼)
阿免姨是個好心人,總在每學期初,送每位小朋友作業本和她親手削的鉛筆(她說親手削是心意),常免費請小朋友吃茶葉蛋或是讓客人賒帳,米多力常唸她何苦來哉,但還是一直幫助她
五歲小男孩YABI的爸爸因為意外死亡,媽媽在平地工作,他和種水果的阿公阿媽一起住,但其實阿免姨照顧他最多.
而阿免姨有個心願,就是要學英文,她拜託神父教她英文,於是50歲的阿免姨和5歲的YABI開始一起學英文,沒想到因而揪出當年撞死YABI爸爸的兇手(意外會在如此的片中舖陳這樣的小梗)
一日,阿免姨帶著她中英夾雜的信,來到上帝面前唸起她的告解文,原來她心中深埋著一個祕密,她對上帝說:我有罪。I HAVE SIN.
當年她回山上前未婚生了一女,但那時的社會單身未婚女性要扶養小孩不易(現在亦然更別說是當時),所以小孩進了育幼院後被美國人領養,她希望學了英文後可以聯絡上女兒,神父不小心聽見了她的秘密,而米多力則是偷看阿免姨的信(因為是英文他以為阿免姨寫情書給神父),發現她的秘密,他向神父告解,卻也才發現神父他不是真神父,不過是個躲到山上療情傷的傳教士(?),他只是沒澄清但並沒說過他是神父啊 XDDD
於是米多力要神父一定得幫阿免姨找到她的女兒,而其實神父也這麼做了,然後也找到了她女兒,女兒很高興自己的親生媽媽在找她,因為她即將結婚了,希望阿免姨能去美國參加她的婚禮
為了讓阿免姨圓夢,整個村落都動了起來,因為那時候要去美國還得提出財力證明,保證你不會留在當地非法打工,但阿免姨平時就沒在和大家計較什麼錢的,此時此刻她哪有辦法弄出什麼財力證明?
於是米多力身體力行拿出多年來的積蓄外,號召大家把錢先借給阿免姨,存進她的戶頭做好財力證明後再還給大家,有些可能手頭上較緊也撥出幾仟塊來,有的則是將存摺拿給米多力告訴他,裡頭有多少錢你都可以用
於是阿免姨在大家的幫助下,和神父一起去美國了......
END.
這真的就是一部小品,它讓你落淚的地方,在於導演想要說的情節裡。我看的這場是導演場,片後約十分鐘導演與編劇進來與現場觀眾對談,其實想問的問題其他觀眾已經問過,例如:阿免姨最後有沒有回來?(有的,雖沒拍出來但她是有回來的)
阿免姨如同台灣80年代媽媽們縮影,而當地村落則有如導演小時候生活環境的縮影,不管你說的是什麼語言或從哪裡來,在有困難時總會有人願意伸手相助
而美景則是大多取於宜蘭太平山和桃園復興鄉,片中的教堂是真正的古蹟,與教堂所屬的當地政府取得借拍協議,先將教堂佈置成廢墟後才開始拍片,包括教堂外那些雜草都是工作人員自己種的呢!
導演說外頭正在下雷陣雨(我們看片的同時),當雨下完山上就會出現如片中的雲海,於是我追加問了一個,片組就是等到這樣的氣候再拍出片中漂亮的雲海嗎?導演說因為他們的高度是在雲海之上,所以常常看得到(多好的福利是不?)那宜蘭太平山的雲海場景真的很美,美得讓你想一腳踏進去,即使明知道會跌落不知名深處,雲海就是有這樣的魔力
就在看完片、心中小小感動時,一個阿桑開口說的話卻是讓現場凍了起來、讓我忍不住翻白眼。因為她對編導口中提到台灣『省』這個字很不滿意,她第一次時就開口糾正台灣已經不是省了,而第二次則是對導演提到全『省』某超商可索取母親節活動的兌換電影票,其實也不過就是大家目前習慣性的用語罷了!還好導演的EQ回答還不錯,一切輕輕笑過帶過
但我聽了真的覺得阿桑妳有必要搞成這樣嗎?這不是重點這不是重點這不是重點啊!出了廳找到緊接同一包廂要看《美國派》的冒險女王,我一定要立馬抱怨一下這來亂的阿桑啊啊啊啊啊啊!
話說看片時坐我左手邊的小女孩問她媽媽:為什麼放電影前都要播廣告?她討厭廣告(顯然她平時就有機會看電影的)這是蠢問題,但她媽媽並沒有回答這個蠢問題。而在看片過程中小孩總愛提問的,她問媽媽的聲音有點大,算她好運在我開口要她小聲點之前,就沒再提問了......
全站熱搜